多学科协作找到脑梗塞病因,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成功
近日,京煤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超声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名因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导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这也标志着京煤总医院首次开展经皮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

患者李女士,29岁,青少年时期开始反复发作偏头痛,并未重视,也从未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每次发作均是口服一片止痛药缓解。某日,突感头晕不止,随即出现左侧半身麻木无力,不能动弹,家属立即将她送至京煤总医院急诊科,经过检查发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神经内科李丰升主任、王登宇主治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开展救治治疗,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得到改善。
患者既往无慢性疾病,也没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为查明发病原因,进行了颅内动脉+颈动脉CT成像检查,但脑血管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内科专家想到一个比较少见的,可能引起脑梗死的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PFO),但经胸心脏彩超检查并未发现卵圆孔未闭。神经内科李丰升主任、心血管内科罗建平主任、功检科倪卫东主任等多名专家会诊讨论,依据《2022年SCAI卵圆孔未闭管理指南》,提出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卵圆孔未闭与心源性脑卒中高度相关,结合患者病情,考虑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功检科对患者进行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过仔细查找,果然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小的卵圆孔未闭(最大直径仅2.5mm)。随即,又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及经胸超声右心声学造影,发现大量的气泡由右心向左心分流,再进入颅脑循环。
卵圆孔未闭最佳的治疗方法为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将缺口堵住,才能避免心源性脑卒中再次发生。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同意行介入封堵术。罗建平带领团队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做好应对术中可能出现风险的处理预案。手术过程很顺利,整个手术仅30分钟,成功为患者植入直径12mm房间隔封堵器,将卵圆孔的缺口封堵。术后患者恢复很快,术后第三天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心脏介入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学科协作,为诊治心源性卒中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
卵圆孔未闭相关知识
卵圆孔是什么?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是胎体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生前,由于血流是从右到左,使卵圆孔持续开放。出生后伴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及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压力增加,房间隔左侧的原发隔紧贴于右侧继发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超过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者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有什么症状?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劳累后心悸、头痛、头晕、呼吸困难与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反常栓塞,导致急性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其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金标准。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方式?
治疗上无有效药物,可以行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进行有效治疗。通过介入手术可对漏洞进行填补:
①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股静脉穿刺,通过一根导管将封堵器沿血管输送至卵圆孔处;
②封堵器的双面伞结构紧贴卵圆孔两侧,将缺口封堵住。
文: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