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携手,共同应对儿童就诊高峰
2023年的秋冬季节,对于所有儿科医护人员来都是无比艰难的。由于支原体肺炎持续流行,甚至出现甲流、新冠病毒等叠加感染,导致儿科就诊量持续居高不下。
医护人员连日高负荷工作仍然未满足就诊需要,对于患儿及家属来讲,候诊时间长,挂号难等问题凸显。医务人员、患儿及家属正在经历一场焦灼的考验!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面对儿科患者激增、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京煤总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联合儿科及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作出部署,多措并举。
实施“先化验再诊疗”,缩短候诊时间。
开设“肺炎输液门诊”,确诊肺炎患儿需要按疗程输液者,经过复诊评估后,可直接前往肺炎输液门诊开具继续输液治疗的医嘱,避免此类情况患儿候诊时间过长。
增设儿科门急诊夜间收费窗口,延长儿科收费窗口工作时间,满足患儿家长缴费需求。
同时,为治疗儿科病房一些重症肺炎患儿,儿科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肺部灌洗术,使患儿肺部炎症得到了很大改善。多项举措的实施不仅优化了服务流程,更提高了就诊效率,缩短了患儿的候诊时间。
然而所有举措的落地,都需要临床医护人力。作为第一“阵地”的儿科人,以忘我的精神在这里挥洒着热血。儿科医生护士进入到了“特种兵”的状态,连续门诊、出完门诊盯急诊,下了夜班上白班。就诊的患儿及家长目睹着儿科医护的辛苦。
“那大夫的嗓子都说哑了,突然就觉得挺心疼的。”家住惠民二区的李女士说,她带着孩子等待就诊,本有些不耐烦,当听到大夫说第一句话时便释然了。
“医生一直在里面接诊,这么久也没出来上过厕所,更别说喝水了。”接着家住大峪的张女士说:“医生,护士也想让我们早点看上病,能早点回家吃饭和休息,但他们还在一直不停的忙碌。有的家长还会有误解和辱骂,唉,我觉得他们真的挺不容易的......”
即使医院各方极力调大供给,仍然与患儿就诊需求存在差距。进入儿科门诊区,这里有拼命的坚持,有辛苦的等待,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也有被感动的泪水。“医”与“患”在这个特殊时期以这样的方式碰撞在一起,这是需要医患共同克服困难的时期。
让我们彼此多一些耐心,维护诊疗安全,让我们彼此多一份理解,营造和谐就医环境,请就诊的家长们,多给儿科医护一点点体谅,让我们携手共渡难关!
文:赵广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