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 ICU的“特种兵”

京煤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1989年,经过几代人的拼搏逐渐发展壮大。现开放床位20张,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及一支敬业而精干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遵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佑生命”的服务宗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科室每年救治危重病人成功率达到70%以上。
1.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科室承担着全院危重症病人的会诊救治工作,2022年科室共收治673人次,气管插管术完成383人,可视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完成52例,血液灌流术完成30人次,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完成2751人次,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治疗114人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851小时,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49043小时,完成了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炎症介质清除术,申请3项新技术新业务。
近几年,科室先后开展血液灌流技术、床旁重症超声技术、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炎症介质清除技术、重症康复技术、俯卧位通气技术等,特别是重症超声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培训,使科室医生熟练掌握超声机使用,使重症超声真正成为重症患者床旁可视化听诊器,做到及时有效监护和救治。
科室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发扬人文关怀,尊重生命。由于ICU是无陪护病房,这就意味着病人的所有生活护理都要由护士来做,包括洗脸、洗脚、喂饭、大小便处置、翻身、叩背、肢体按摩等。ICU收治的危重患者中,有呈植物人状态、长期卧床满身褥疮、大便排不出,因治疗全身插满管路的患者。护理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你看到的却是她们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的身影,她们做完常规治疗后会为患者剪指甲、洗头发、甚至用手抠大便以帮助病人缓解痛苦,一次次付出令患者称赞,也一次次让患者家属感动落泪。ICU的护士们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沉重的责任,每天不停的奔波于病人之间,像人间的天使,从抢救到病人的生活、心理护理倾注着大量心血。
2.立足岗位,践行使命担当
在重症医学科(ICU)抢救病人是“家常便饭”,医护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不计得失,遇重大抢救全员上阵,没有一人退缩。
科室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岗位职责,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强化高年资医护对年轻医护人员的“传、帮、带”工作,组织业务技术培训,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不断提高科室救治水平,特别是在心肺复苏、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各类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表现突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把患者一个个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时候,是他(她)们最感欣慰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肯定,多次收到患者锦旗及各方好评。
3.树立大局观念,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疫情防控的政治大考,全员树立大局观念,在保障科室工作开展的同时,全力以赴组织人员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先后支援CDC流调及120转运阳性患者。科室护士连续支援疫苗接种点工作1年半之久,派出疫苗保障医师60人次,外派医生核酸外采任务50人次,护士220人次。并支援急诊科、发热门诊工作。
4.学思想重实践,知行合一促发展
2022年,科室在医院党政工团的领导下,以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组织开展科室全员填写思想动态调查表,有效拉近与一线青年的距离,定期召开恳谈会,面对面听取大家心声,打造思想园地。引导全员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科室全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
被认可是一种幸福,被信任更是一份责任。重症医学科将站在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风采,贡献力量。
来源: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