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命悬一线 历经百天康复回家
4
月14日,历经106天的艰辛努力,京煤总医院老年医学科最后一名76岁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院回家!医护协作完成了和患者之间的约定:共同努力、永不放弃,待到春暖花开送您回家!家属满怀感激送来四面锦旗,这背后承载着什么感人故事?
险象丛生:与死神抢生命
2022年12月29日,一位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肺部CT示重症肺炎——“大白肺”,在吸入60%以上高浓度的氧气情况下,患者的外周氧合仅能维持在80%左右。此时各医院均人满为患,家属请求120急救车急诊转入京煤总医院。此时,老年医学科主任王小荣带领团队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20余天,紧急收治该患者入院后,王小荣立即组织协调抢救设备,第一时间给予治疗改善缺氧状态,进行病情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安排高年资主治医师车军利负责管床,并与家属做好充分沟通,取得理解配合。
尽管积极治疗,患者病情仍急转直下,心、肝、凝血功能等指标也相继报警。患者因长期住院,身体非常虚弱,再叠加感染甲流,营养、康复、心理……每一关都很难,也都很关键。
为了让患者尽快康复,老年医学科组织多次多学科会诊,护士长方芳带领护理抢救小组加强俯卧位通气训练、翻身拍背、压疮防护,维护器官功能不再受损害。
面对患者持续危重的病情,家属也焦虑不安,查房时家属充满期待的眼神询问:“车大夫,我爸病情怎么样,有好转吗?”车军利内心深知患者目前状况: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停止。但为了鼓励患者、安慰家属,车军利告知家属一起努力,先挺过3天,5天,10天······只要挺过来了就有希望!
第16天,夜间楼道突然传来家属呼救,值班医生刘盼盼及值班护士快速飞奔到床旁,发现患者全身青紫、心率降至35次/分,外周氧合低至40%,患者已意识不清,立即查看原因并紧急处理,患者意识恢复。
第38天,患者再次血氧、心率快速下降,医护人员立即开始紧急处置,患者逐渐稳定。
第60天,挺过了一次次波折、反复的感染、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吸急促缓解,氧合指数改善,但高流量呼吸机参数仍下调困难,患者已开始出现抗拒治疗,明显焦虑抑郁症状。为了安慰患者,让他重拾对生的期望,车军利总是一遍遍的鼓励患者,冲患者竖起大拇指,和他一起加油,每一位医生护士也都时常在旁安慰,经过几天努力,患者开始有了回应,逐渐配合治疗,并向车军利也竖起了大拇指回应。治疗小组也反复讨论,向上级医院专家请教,不断调整治疗。
第80天,患者可以短暂脱离氧气,但仅10分钟外周氧合下降至60%。虽然时间很短,但带来了希望!
奇迹绽放: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90天,患者顺利脱离高流量吸氧,开始改用鼻导管给氧,血氧维持稳定,在影像中心的鼎力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入院来第一次下楼CT检查!
携手助力:康复回家迎春到
终于,患者看到了“重生”以后的世界——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家人绕膝。
106天,是家人温情守护的106天。按摩、翻身、喂饭,讲最近发生的故事,不离不弃。
106天,是医护人员坚守的106天。100多页的病程记录,写下的是每一位医者生命至上的信念;200页的护理记录单,写下的是每一位护士的润心服务。
106天,是医患朝夕相处的106天。当看到医患一起并肩努力而创造出的生命奇迹,如同历经风雨后望见彩虹的欣喜。这时,他们已如“战友”,胜似“亲人”。
4月14日,医护满怀激动,望着满天新雪般的柳絮在和煦春风里飞舞,见证了一个生命从几近枯萎到重新绽放的过程。待到春暖花开回家时,这份约定兑现了,也更加领悟生命是何等脆弱又坚强。
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
这不仅是患者及其家属
对医护人员的肯定
也代表着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和感激
传递光明、传递爱
这,就是医者坚守的意义!
文:车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