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鑫宇,好样的!
11
月15日,京煤总医院接到支援北京市新国展方舱医院的通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联合单位分别为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燕化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组建医疗队承担W3方舱医疗救治工作。
当孙毅松主任说到科室需要派2名人员去方舱医院时,我立即表示:“主任,我可以,我去吧”。不管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还是一名共青团员,在北京市疫情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候,我要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新冠病毒抗战到底!科里我的同事——岳宏医生一并奔赴方舱。
11月21日,当我刚刚结束外采核酸任务的时候,收到了“明天出发去方舱医院”的通知。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去方舱,虽然穿着“大白”和隔离衣,但仍然担心,如果在工作中由于防护不当导致感染了怎么办?激动的是:感谢领导的信任,把这么关键的任务交给我。心情就这么来回反复着,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是此次方舱队领队朱晓佩:“鑫宇,明天咱们医院医疗队就要出发了,东西准备好了吗?你和医保办岑凤鸿老师要作为先头部队提前到达,明天早上7:30行政楼门口集合,有问题吗?”我
立即回道:“朱老师,没问题!”
11月22日,我和岑凤鸿老师准时来到集合点,院领导细心叮嘱大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院感科张文艳主任组织人员筹备、清点物资,总务科郭永平老师拿来专门为我们购买的红色棉袄······一切准备就绪,就这样,我们开始踏上这条特殊的战疫之路。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立即与先头部队的领队,北医三院的曹天宇老师联系。四家医院先头部队的9名队员来到W3舱,整理划分区域,分类摆放物资,一切紧张又有序的进行着······岑凤鸿老师虽然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在搬运物资时一点也不逊于我们年轻人,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秀品质,给我们几个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准备工作就绪后,我被分到了物资保障组,组员有北医三院的杨浩克,北大国际的郭风锐,北京燕化的赵国庆,京煤总医院的安雅兰、付佳。接下来两周多的日子里,我们在一起并肩战斗,化身战疫一线的“军火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为前线与新冠病毒勇敢奋斗的战士不间断提供“弹药”物资,保障前线队员不会因为物资缺乏而导致感染。
由于工作安排,物资保障组一位老师被调去总指挥部。每天早上天没有亮从昌平沙城坐大巴车到新国展,晚上7点多坐大巴车返回酒店,单程大概50分钟。就这样,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周而复始,每天紧张的忙碌着,无一人掉队。“虽然累,但是值得。”
12月8日,医院领导来方舱看望我们,叮嘱做好防护,保重身体。大家备受鼓舞,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我们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夏秋冬,还有疫情过后的平安喜乐,希望所有人都“罩”顾好自己,安好无恙!
加油!我的战友。加油!京煤总医院!
文:冀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