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指导下,完成门头沟区首例肥厚梗阻型
心肌病导管射频消融术
近日,京煤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经心腔内三维诊断超声(ICE)指引下完成门头沟区首例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手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靖主任及京煤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白旭鹏共同完成。

患者中年男性,因胸闷、心悸入院,曾于京煤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住院期间诊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前经胸超声检查提示室间隔增厚,约16mm,二尖瓣SAM征,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115mmHg。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及室间隔增厚引起的流出道梗阻,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是一种严重损害健康的心脏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往经典治疗中,采用外科室间隔减容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易发生传导阻滞等缺点;介入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因冠脉解剖变异可能效果不佳,且存在大面积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等风险。
而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新技术,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如下优势:1、创伤小,恢复快;2、可精准定位梗阻区域,使小范围病变心肌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目的;3、术中可使用心腔内超声进行解剖建模,精准定位梗阻区域,监测导管贴靠,射频导管可以清晰标记心内传导系统,能实施精准消融,避免损伤正常传导束。
考虑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后胸闷症状仍明显,运动耐量明显下降,且存在心悸症状,经过团队充分评估并征得患方知情同意后,医院心血管内科拟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心腔内三维诊断超声引导下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一站式射频消融治疗。
术中电生理检查明确患者存在频发室早,短阵室速,行室早、室速射频消融。随后行主动脉瓣上及心尖部测压(瓣上收缩压116mmHg,心尖部206mmHg),通过心腔内三维诊断超声进行左室建模并标记梗阻部位室间隔,高精密度标测标记心内传导系统,三维超声实时指导精准消融梗阻部位,术后测压(瓣上收缩压150mmHg,心尖部190mmHg),术中即刻效果理想。
据悉,该手术是门头沟区首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射频消融病例,此手术的成功开展为门头沟区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人带来了新的微创治疗方案,造福地区广大病患。另外,心腔内超声也是京煤总医院首次使用,填补了医院该项技术空白。
文:白旭鹏